农业生物质资源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就是通常说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玉米芯等农业加工废弃物。虽然说是废弃物,但是也是各有用处。作物秸秆压成块状能当煤烧,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成了燃气,玉米高粱制成的乙醇酒精能当汽油用,统一处理然后通过生物质气化炉也可以变成高质量燃气,这些被称为能源作物。
据农业部提供的数据,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年产10亿吨。其中,用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或者就地切碎返田增肥的约为3.40亿吨,饲料和肥料约为2亿吨。畜禽粪便年产21.5亿吨。农产品加工业如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等副产品的年产量超过5亿吨。中国还有大片的盐碱地,沼泽可以用专门用来种植能源作物。这将是继传统农业由初级农产品生产向农产品加工业领域拓展之后,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开辟的“第三战场”。所以说,农业生物质资源是座待开发的金矿。
“十五”期间,中央投资34亿元专项支持沼气建设,直接受益农户达374万户。在2005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池已发展到1807万户,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3556处。同时,沼气产业规模发展不断扩大,沼气产品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工程实现了规范化设计和专业化施工。对于秸秆利用,在继续巩固省柴节煤炉灶成果的同时,农业部还组织开展了秸秆生物气化、固体成型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及其成套设备的开发与试点示范。通过对秸秆“吃干榨尽”,每亩地还为农民带来400元的收入。除了在农村建设沼气产业,2005年已经用专家研究并开发企业用的大型生物质气化炉。还在2005年颁布了《再生能源法》,开始重视生物质能源这种清洁可再生的环保能源。
2022年,“十四五”规划发布,国家明确了用生物质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想法,明确了生物经济的四大重要领域,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应用和生物安全领域。中国内除了发展神速的农村能源沼气化,企业用的生物质能源技术也已经相当成熟。生物质气化炉与其配套设备已经能投入到企业生产之中,由于原料价格低廉,企业用生物质气化炉的成本仅有天然气的三分之二乃至二分之一。
杂交甜高粱、玉米等能源作物制作乙醇产业也已起步,这些农作作物目前在华北、东北、西北等10多个省市都有种植,并建成利用甜高粱茎秆年产5000吨燃料乙醇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科研人员还培育并引进了多个优良木薯品种和一批能源甘蔗新品种和能、糖兼用甘蔗品种。
农业生物质能源虽然前景广阔,但制约因素也不少。首先政策不配套,与《可再生能源法》相配套的大多数政策还正在制定中。其次在财政、金融、市场开放等方面还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政策,还改变了补贴的方式。特别是目前研究和创新能力薄弱成为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科技经费投入,缺少激励生物质能产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措施,使得生物质能产业基础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和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人才与技术力量薄弱,研发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生物质能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但在这方面我国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目前国家还没有对生物质气化炉这类工业用品有着明确标准,企业寻找合适的厂家也无法照着一定的依据选择厂家。
目前农业部的重点是农村沼气、秸秆固体成型燃料、能源作物三大领域,并通过开展试点示范,以企业为龙头,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依托,建成一批生物质能产业基地。”具体目标:一是大力普及农村沼气。二是示范推广农作物秸秆固体成型燃料。重点在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进行试点示范建设,发展颗粒、棒状和块状固体成型燃料,并同步开发推广配套炉具,为农户提供炊事燃料及取暖用能,取得经验后将在全国逐步推广。
三是稳步发展能源作物。利用盐碱地和低坡荒地等土地资源,发展以甜高粱、甘蔗和木薯等能源作物,建设原料基地,发展能源农业。农业部将牵头组织做好能源作物资源调查与区划,能源作物品种选育与种子基地建设,能源作物栽培、收获和储运技术的试验和示范,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产业化运行管理和补贴机制的研究,能源作物相关技术标准的编制等项工作。